东北抗联英雄王传圣的雪原求生记正规配资
1939年寒冬,东北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。在辉南县东双丫子岭的抗联临时营地,一位年轻战士正忙着搭建帐篷。他就是杨靖宇将军的贴身警卫员王传圣,也是铁血少年队首任指导员。这个看似普通的冬日,将在他生命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。
当时东北抗联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。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,战士们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,还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围剿。就在王传圣整理营地时,哨兵董春林慌慌张张跑来报告敌情。原来小董的步枪因雪水结冰导致枪栓冻住,无法鸣枪示警。高队长当机立断,用脚踹开冻住的枪栓,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预警时间。
展开剩余69%激烈的遭遇战中,王传圣带领战士们奋勇抵抗。突然,他感到右腿一阵剧痛——子弹击穿了他的大腿。鲜血很快浸透了棉裤,在严寒中结成了冰碴。杨靖宇将军闻讯赶来,随行的金军医检查伤势后,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:将王传圣留在当地养伤。
离别时刻,杨靖宇将军亲自为他留下三包高粱米、一块冻牛肉,还有珍贵的红伤药和火柴。战士董春林主动请缨留下照顾他。但第二天,当敌人再次逼近时,王传圣强忍伤痛,硬是把小董赶回部队:革命需要活着的战士,不要做无谓的牺牲!
独自一人的日子里,王传圣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。他的伤口在严寒中反复冻伤,换药时发现五个脚趾甲连同皮肉都冻掉了。最危急时,他跌入三米深的雪坑,又遭遇饥饿的狼群。靠着过人的意志力,他用牙粉处理冻伤,用树枝当夹板,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坚持了六十多天。
当王传圣终于找到部队时,却看到了杨靖宇将军牺牲的噩耗。这位钢铁战士第一次痛哭失声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,他让战友按住自己的腿,硬生生挺过了截除坏死脚趾的手术。术后,他仅休息了半个月就重返战场,继续与日寇周旋。
在14年抗战中,东北抗联将士们以简陋的武器牵制了百万关东军,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。王传圣的故事,正是这支钢铁之师的缩影。他用冻伤的脚丈量了信仰的长度,用带血的身躯诠释了民族的气节。这些在冰与火中淬炼的英雄,永远值得我们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美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